中文簡介
本課程將以“制度變革驅動的經濟發展”為主線,展開對中國經濟有關專題的介紹和分析,特別集中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挑戰。本課程要求選修的同學對中國經濟有一個輪廓性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之上對中國經濟的某些側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任課老師希望把自己關于中國經濟現象的一得之見,提供給同學參考、討論和批評,也希望同學們提出自己的觀察與看法,共同提升對中國經濟問題的興趣和分析能力。
本課將總結中國和其他國家、地區經濟發展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提出《新結構經濟學》作為經濟發展與轉型的一般理論,并以此理論來分析中國長期的興衰,以及在1978年底開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面臨的主要經濟、社會問題,探討其原因和解決的辦法。
希望把自己關于中國經濟現象的一得之見,提供給同學參考、討論和批評,也希望同學們提出自己的觀察與看法,共同提升對中國經濟問題的興趣和分析能力。
林毅夫教授是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資深講席教授、名譽院長。1994年創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并擔任主任一職。2008年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成為擔此要職的發展中國家第一人。2012年在世界銀行的任期屆滿,返回北大,繼續教學研究工作。林毅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曾任十一屆人大代表,第七至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專職副主席。在國內外多個有關發展政策、農業、減貧的委員會、領導小組兼職。
第1講 引言: 國家理念與中國現實
第2講 制度變革推動的經濟發展
第3講 國家工業化、農村與農村改革
第4講 逼出來的開放
第5講 民營經濟
第6講 國企改制
第7講 制高點變革
期中測驗
第8講 城市化
第9講 城鄉中國
第10講 醫改
第11講 全球化的兩個海平面
第12講 貨幣制度與貨幣政策
第13講 中國經驗及其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