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統計學是心理學研究的有效工具之一。心理學發展的歷史證明,科學心理學離不開科學實驗或調查,而心理實驗或調查又必然要面臨處理數據資料的問題。例如:怎樣收集資料才能使數據最有意義、最能反映所研究的課題;采用什么方法整理和分析所得數據,才能最大限度地顯現這些數據所反映的信息,從而對實驗或調查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怎樣才能從所得局部結果推論到總體,作出一般規律性的科學結論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依靠科學的統計方法。
心理統計學課程是心理學專業中的重要基礎課,其授課目標是為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奠定必備的知識基礎和技能,心理統計學的分支課程是心理學專業的重要基礎方法型課程,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將為學生奠定心理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本課程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心理學量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特別是心理學研究數據的基本特征、處理心理學研究資料的基本原理、特征和一般方法,并學會從事心理學量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在課堂教學方面,張厚粲教授、孟慶茂教授、車宏生教授、周仁來教授、劉紅云副教授先后講授本科生的心理統計課程。心理學院同時還為我校其他文科院系的本科生開設數理統計課程。隨著心理學科的蓬勃發展,原來的心理統計課程逐漸豐富和發展為由一組新的課程構成的新體系——心理統計學,它包括本科生的心理統計學、SPSS應用。同時還向其他院系本科生開設了名為“數理統計”的應用統計課程。心理統計學課程不但形成了更完整的內容體系,而且配備了年齡結構合理、專業能力強的教師隊伍,主要有張厚粲、車宏生、劉紅云、周仁來、辛濤、駱方、卞冉、黎堅、孫曉敏等。目前申報團隊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主,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講師4人,6人獲得博士學歷。既有進行統計與測量理論研究的,也有把統計知識應用到具體研究領域的專家,他們都接受過扎實的研究方法訓練,具有扎實的統計基礎和實用技巧。多數教師目前正在承擔著本學院的統計教學工作,受到了全體師生的一致好評,年終考核優秀。一些青年教師目前也在承擔著全校公共課《數理統計》的教學工作,逐步積累經驗,在教學中日益提高專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