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601 (1)王的“權杖”
- 20170602 (2)傳奇大克鼎
- 20170603 (3)吳王的“禮物”
- 20170604 (4)德鼎的“密碼”
- 20170605 (5)來自《詩經》的酒器
- 20170606 (6)商鞅方升
- 20170607 (7)初探陽陵
- 20170608 (8)陶俑傳奇
- 20170609 (9)大漢騎兵
- 20170610 (10)宦者俑
- 20170611 (11)粉彩女俑
- 20170612 (12) 神秘的熏爐(上)
- 20170613 (13) 神秘的熏爐(下)
- 20170614 (14) 雄壯昭陵
- 20170615 (15) 桃花園里的罪惡
- 20170616 (16)呂家的防盜疑陣
- 20170617 (17)呂家人的“愛好”
- 20170618 (18)精致的生活
- 20170619 (19)古墓里的茶香
(1)王的“權杖”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一百多萬件,以青銅器館藏為其特色,堪稱中國青銅器收藏的半壁江山。走進青銅館的大門,迎面看到的第一件文物,是一件做工精美、長相如巨斧的青銅器。這便是上海博物館館藏歷史最悠久的青銅器之一,鑲嵌十字紋方鉞。
(2)傳奇大克鼎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在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青銅館中,有一件至今被奉為上博分量最重、地位最高、經歷最為曲折的青銅器,這就是遠近聞名的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西周大克鼎。這件聞名于世的鎮館之寶,在清朝末年出土后,卻有著跌宕起伏的命運,一度險些流失于國外。
(3)吳王的“禮物”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上海博物館的諸多藏品之中,吳王夫差盉絕對是極具重量級的藏品之一。兩國之間的金戈鐵馬,夫差勾踐的恩怨情仇等等,似乎都鐫刻在了吳王夫差盉上。光陰似箭,寒來暑往,這件吳王夫差盉也沖破了兩千多年的歷史的塵封,完好無缺地被保存于上海博物館,可這中間又有著多少曲折和離奇?本期節目葛亮老師繼續帶您一起復活文物,還原歷史。敬請收看。
(4)德鼎的“密碼”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在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館中,眾多的奇珍異寶往往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鼎,更是在青銅器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乍看起來似乎并無太大差異的青銅鼎,被制作的原由卻是不盡相同,這也令它們擁有了獨一無二的重要史料價值,德鼎、德方鼎便是上海博物館青銅器館中,極具代表性的藏品。那么,這兩個鼎到底是因何緣故被制作的呢?
(5)來自《詩經》的酒器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矗立在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心柜里的亞憲孤竹方罍和舉父乙觥,不僅僅向世人展示了商周時期的獨特酒文化和精湛的青銅鑄造技藝,更將“金罍”、“兕觥”這些千百年來只存在于《詩經》里的詞語,變得鮮活而真實。那呼之欲出的浮雕紋飾,那精致巧妙的機關設計。即使歲月流轉,塵封多年,也難以掩蓋它們的魅力與風采,而今看來依然讓人贊嘆不已。那么,這兩件酒器為何會有如此復雜的名字?亞憲孤竹方罍又為何會與大名鼎鼎的伯夷、叔齊聯系在一起?
(6)商鞅方升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中,有這樣一件青銅器,它呈長方形,外形普通且沒有繁復的紋飾,更沒有精巧的機關設計。然而,就是這樣一件看似普通的量器,卻與著名的歷史人物商鞅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是迄今為止有關商鞅變法的唯一一件遺物,也是上博珍藏的極為珍貴的國寶之一。
(7)初探陽陵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神秘古樸的西安城北郊,有一座雄偉壯麗的帝王陵墓。這里長眠著一位西漢著名的君王——漢景帝。漢景帝的陽陵氣勢恢宏,其陵園風格和出土的陪葬品,生動地再現了兩千多年前漢代景帝時期的文化風貌,向世人展示了當年“文景之治”的繁榮盛況。
(8)陶俑傳奇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在陜西西安北郊渭河之畔的漢陽陵博物館中,展出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漢兵馬俑。從出土規模上看,這支"地下軍隊"的級別很高,擔負著"保衛皇陵"的核心任務。漢陽陵兵馬俑出土后,不僅迎來了一大批的參觀者,也給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漢代文化的窗口。本期節目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馬永嬴將帶您一起復活文物,還原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