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軟硬件發展
- 1.1.2 分類及發展方向
- 1.2.1 系統結構
- 1.2.2 CPU及工作過程
- 1.2.3 IO設備
- 1.2.4 軟件系統
- 1.2.5 五層結構
- 1.2.6 層次結構——2存儲器
- 1.3.1 性能指標1——容量
- 1.3.2 性能指標2——速度
- 2.1.1 進位計數法
- 2.1.2 進制轉換
- 2.1.3 BCD碼
- 2.1.4 字符
- 2.1.5 奇偶校驗
- 2.1.6 海明碼
- 2.1.7 循環冗余校驗碼更換
- 2.2.1 無符號數及原碼
- 2.2.2 補碼反碼移碼
- 2.2.3 移位運算
- 2.2.4 加減運算和溢出判斷更換
- 2.2.5 原碼乘法
- 2.2.6強制類型轉換
- 2.2.7 除法預備知識
- 2.2.8 原碼除法與補碼除法更換版
- 2.3.1 浮點數的表示
- 2.3.2 IEEE754標準
- 2.3.3浮點數加減替換版
- 2.4.1基本邏輯符號
- 2.4.2加法器設計
- 3.1-3.2 主存簡單模型和尋址概念
- 3.3.1 半導體存儲器RAM
- 3.3.2 半導體存儲器ROM
- 3.3.3 存儲器基本概念
- 3.4.1 主存與CPU的連接
- 3.4.2 主存與CPU的連接-例題
- 3.5 雙口RAM和多模塊存儲器
- 3.6.1 局部性原理及性能分析
- 3.6.2 Cache-地址映射
- 3.6.3 Cache-替換算法及寫策略
- 3.6.4 Cache例題替換版
- 3.7 虛擬存儲器
- 4.1 指令格式
- 4.2.1 指令尋址
- 4.2.2 數據尋址1
- 4.2.3 數據尋址2——偏移尋址
- 4.2.4 數據尋址3——堆棧尋址
- 4.3 CISC和RISC替換版
- 5.1 CPU的功能和基本結構
- 5.2 指令周期的數據流
- 5.3.1 數據通路1——CPU內部單總線方式
- 5.3.2 數據通路2——專用數據通路
- 5.4.1 控制器1——硬布線
- 5.4.2 控制器2——微程序
- 5.5.1 指令流水線的概念及性能指標
- 5.5.2 影響流水線的因素及分類
- 6.1.1 總線的概念與分類
- 6.1.2 總線的性能指標
- 6.2 總線仲裁
- 6.3 總線操作和定時
- 6.4 總線標準
- 7.1 IO系統基本概念
- 7.2.1 輸入輸出
- 7.2.2 外存儲器
- 7.3 IO接口
- 7.4.1 程序查詢方式
- 7.4.2 中斷系統
- 7.4.3 程序中斷方式
- 7.4.4 DMA方式
統考大綱把計組的考查目標定位為理解單處理器計算機系統中各部件的內部工作原理、組成結構以及相互連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的整機概念;理解計算機系統層次化結構概念,熟悉硬件與軟件之間的界面,掌握指令集體系結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現方法;能夠運用計算機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對有關計算機硬件系統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進行計算、分析,并能對一些基本部件進行簡單設計。計算機軟件基礎總體上來說是一門識記和理解類的科目,即便是考查設計應用類的題目也不會很難,因此得高分的關鍵對相關概念和原理的充分識記和理解。鑒于考試科目比較多,推薦大家用唐朔飛老師的書作為輔導教材,這本書講的比較透徹詳細,而且這本書有本配套習題集,只要把書認真看兩遍,把習題集上的東西搞懂,考試是沒有問題的。
▶計算機系統概述
這一章里面需要識記和了解的內容比較多,出大題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大家要注意的兩個知識但就是計算機的工作過程和計算機組成原理與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區別。一些計算機常用的評價參數大家一定要弄明白具體含義,不要依靠自己主觀理解,這些概念在后續章節經常用到,大家要知道的不能僅限于大綱上羅列出來的名詞。
▶數據的表示和運算
數據的表示和運算可以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多。計算機中常用的數據表示方法有哪幾種,常用的編碼方法有哪幾種,常用的檢驗碼有哪幾種,他們都有一些什么樣的區別和聯系,要熟練掌握各種方法之間轉換,要做到拿到題就能轉換,不經過大腦思考的地步。另外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新加的字符和字符串這個知識點,這個考點在數據結構中給剔除了,把它放在了計算機組成原理里面,實際上是降低了它的重要性,比如令人頭痛的KMP算法是不會考了,但是大家要仔細體會這里面的不同,注意考查角度的不同。數據的運算分為定點和浮點運算,這個地方大家一定要重點掌握,這歷來都是經常出大題的一個地方,尤其是定點數運算。最后大家要關注的就是數據運算的部件---ALU,大家要掌握是ALU的功能和結構,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的原理和區別。
▶存儲器的層次結構
這一章中我們建立存儲器體系的“CACHE-內存-外存”三層結構,要掌握存儲器的分類以及各類存儲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存儲器(內存)與CPU的連接和數據交換、雙口RAM和多模塊存儲器。關于外存的知識點主要放在了輸入輸出系統一章考查。這一章中兩個必須要掌握的地方就是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和虛擬存儲器。其實存儲器這一章在復習的時候可以結合操作系統的存儲器管理來加深理解。要明白引入CACHE和虛擬的存儲器的目的,他們的工作原理,實現方法。能說出幾種主存容量擴張方法、訪問Cache的過程,計算硬盤的容量和訪問時間。
▶指令系統
在這一章中需要掌握的是指令的格式和指令的尋址,其中指令尋址是考試容易考查的重點。要知道指令的基本格式結構,定長操作碼的格式和擴展操作碼的格式結構,熟悉常見指令的意義。熟悉常見的尋址方式和利用它們尋找有效地址的步驟。掌握RISC和CISC的定義和區別。
▶中央處理器
中央處理器就是我們常說的CPU,它是由ALU和CU(控制單元)兩大部件構成。這一章里面我們要熟悉CPU的功能和基本結構,數據通路的功能和結構,準確理解指令的執行過程。熟悉控制單元的設計和實現,掌握組合邏輯和時序邏輯的特點和區別,掌握指令執行周期的概念和指令流水線的分析。
▶總線
總線就是一組進行互連和傳輸信息(指令、數據和地址)的信號線,我們要識記總線的基本概念,總線的分類,以及總線的組成和性能指標。這一章要掌握總線仲裁方法(包括集中仲裁方式和分布仲裁方式)和總線操作和定時(包括同步定時方式和異步定時方式)。大家要對總線的標準有所了解,總線的標準可以分為正式標準和工業標準兩種,總線標準主要規定總線的機械結構規范、功能結構規范和電氣規范,當然相應的規范都有其對應的性能參數。這一章不是考試的重點,比較熱的地方就是總線的仲裁方式和定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