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姓 (第一部) 1 我從哪里來
- 百家姓 (第一部) 2 趙錢孫李
- 百家姓 (第一部) 5 褚 衛 蔣 沈 韓
- 百家姓 (第一部) 7 何 呂 施 張
- 百家姓 (第一部) 9 嚴 華 金 魏
- 百家姓(第一部) 3 周 吳
- 百家姓(第一部) 4 鄭王馮陳
- 百家姓(第一部)6楊朱秦尤許
- 百家姓(第一部)8 孔曹
- 百家姓 (第一部) 11 謝 鄒 喻
- 百家姓 (第一部) 13 云 蘇 潘 葛
- 百家姓 (第一部) 15 魯 韋 昌 馬
- 百家姓 (第一部) 17 俞 任 袁 柳
- 百家姓 (第一部) 19 費 廉
- 百家姓 (第一部) 21 賀 倪 湯
- 百家姓 (第一部) 23 畢 郝 鄔
- 百家姓(第一部) 22 滕殷羅
- 百家姓(第一部) 24 安常
- 百家姓(第二部) 1 樂于時傅
- 百家姓(第二部) 3 康伍余
- 百家姓(第二部)2 皮 卞 齊
- 百家姓(第二部)4 元 卜 顧
- 百家姓(第二部)5 孟 平 黃
- 百家姓(第二部)6 和 穆 蕭
- 百家姓(第二部)7 尹 姚 邵 湛
- 百家姓(第二部)8 汪 祁 毛
- 百家姓(第二部)9 禹 狄 米
- 百家姓(第一部)10 陶姜戚
- 百家姓(第一部)12 柏水竇章
- 百家姓(第一部)14 奚范彭郎
- 百家姓(第一部)16 苗鳳花方
- 百家姓(第一部)18酆鮑史唐
- 百家姓(第一部)20 岑薛雷
- 百家姓(第二部)10 貝 明 臧
- 百家姓(第二部)11 計伏成
- 百家姓(第二部)12 戴 談 宋
- 百家姓(第二部)13 茅 龐 熊
- 百家姓(第二部)14 紀 舒 屈
- 百家姓(第二部)15 項 祝
- 百家姓(第二部)16 董 梁
- 百家姓(第二部)17 杜 阮
- 百家姓(第二部)18 藍 閔
- 百家姓(第二部)19 席 季 麻
- 百家姓(第二部)20 強 賈
- 百家姓(第二部)21 路 婁 危
- 百家姓(第二部)22 江 童 顏
- 百家姓(第二部)23 郭 梅
- 百家姓(第二部)24 盛 林
- 百家姓(第三部) 1 刁 鐘
- 百家姓(第三部) 2 徐 邱
- 百家姓(第三部) 3 駱 高
- 百家姓(第三部) 4 夏 蔡
- 百家姓(第三部)5 田 樊
- 百家姓(第三部)6 胡 凌 霍
- 百家姓(第三部)7 虞 萬
- 百家姓(第三部)8 支 柯
- 百家姓(第三部)9 昝 管
- 百家姓(第三部)10 盧 莫 經
- 百家姓(第三部)11 房 裘 繆
- 百家姓(第三部)12 干 解 應 宗
- 百家姓(第三部)13 丁 宣 賁
- 百家姓(第三部)14 鄧 郁 單
- 百家姓(第三部)15 杭 洪 包
- 百家姓(第三部)16 諸 左 石
- 百家姓(第三部)17 崔 鈕 龔
- 百家姓(第三部)18 程 嵇 邢
- 百家姓(第三部)19 滑 裴 陸
- 百家姓(第三部)20 榮 翁 荀 羊
- 百家姓(第四部) 1 於 惠 甄
- 百家姓(第四部)2 麹 家
- 百家姓(第四部)3 封 芮 羿 儲
- 百家姓(第四部)4 靳 汲 邴 糜 松
- 百家姓(第四部)5 井 段 富
- 百家姓(第四部)6 巫 烏 焦
- 百家姓(第四部)7 巴 弓 牧 隗
- 百家姓(第四部)8 山 谷 車 侯
- 錢文忠:《弟子規》余力學文 之二
-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五
- 錢文忠:《弟子規》余力學文 之一
- 錢文忠:《弟子規》親仁
- 錢文忠:《弟子規》泛愛眾 之三
- 錢文忠:《弟子規》泛愛眾 之二
- 錢文忠:《弟子規》泛愛眾 之一
-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四
-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三
-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二
-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一
-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四
-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三
-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二
- 錢文忠:《弟子規》出則弟之一
- 錢文忠:《弟子規》出則弟之二
-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一
- 錢文忠:《弟子規》規矩的作用
-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一
-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二
-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三
-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四
錢文忠:《弟子規》余力學文 之二
本期節目中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繼續講述分析《弟子規》(二十一)余力學文之二:《弟子規》告訴大家讀書的正確方法,讀書要持之以恒、要制定讀書計劃,對書的選擇也很重要。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五
《弟子規》是一本儒家啟蒙教育讀本,在《弟子規信篇》中,不僅對孩子們說什么話怎么說有明確地規定,而且對孩子們聽什么話怎么聽也有明確地規定。本期節目講述比如當孩子們聽到表揚與贊美之詞的時候,他應該怎么辦,當孩子們聽到批評與責備之聲的時候,他又該怎么辦,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內心充滿自信的人。
錢文忠:《弟子規》余力學文 之一
本期節目中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繼續講述分析《弟子規》(二十一)余力學文之一:《弟子規》中記載了在有充分余力的情況下才可以學習更多知識,這是針對現在孩子教育反應出來的情況,孩子們被大量的超負荷學習奪走了童年的快樂,錢文忠教授分析了《弟子規》中講述的教育孩子的真實道理。
錢文忠:《弟子規》親仁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繼續講述分析《弟子規》(二十)親仁,大家都是人,但是類不齊,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太大了,忠是最高的典范,要有大公無私的精神,能夠克制自己的私欲,具備崇高的境界和道德的修養,智勇言兼備,遵循中庸之道。
錢文忠:《弟子規》泛愛眾 之三
本期節目中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繼續講述分析《弟子規》之十九泛愛眾之三,現代子女多為獨生子女,家長的溺愛和物質的富足使得現在的孩子自我、任性難以融入社會的問題。錢文忠教授講述了如何培養孩子善于與人溝通的性格及如何把握取和予的度。
錢文忠:《弟子規》泛愛眾 之二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事情。本期節目講述了在交往中應該抱有怎樣的態度,面對善惡《弟子規》有了兩種不同的處理態度,本期節目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解析將如何取舍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態度。
錢文忠:《弟子規》泛愛眾 之一
《弟子規》在泛愛眾的篇首就提出了凡是人皆須愛。本期節目講述了在生活中除了親人朋友以外的人和世界我們應該如何去愛,怎么做才能真正贏得別人的尊重。對那些不如自己或者比自己強的人,該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四
言必信,行必果,《弟子規》信篇就是通過規范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使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語言表述習慣。不僅如此,《弟子規》還對孩子說話時咬字吐字的細節以及語言的輕重緩急都做了明確的規定。本期節目錢文忠教授解析《弟子規》在這方面的具體要求。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三
現代社會信息爆炸,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事情,充斥著人們的耳目、混淆著人們的視聽。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來說,當他們面對種種誘惑的時候,更容易失去判斷,不知所措。本期節目錢文忠教授結合《弟子規》與現實,解析讓孩子們從小形成誠信的道德觀、養成良好的語言表述習慣,至關重要。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二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一個談吐得體的人,一定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兜茏右帯纷鳛橐槐救寮覇⒚山逃x本,不僅要求孩子誠實守信,還要求孩子們從小就要謹言慎行,并且明確告誡孩子們有三種言語是絕對不能說的。錢文忠教授結合《弟子規》與現實,介紹了語言的藝術。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一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儒家倫理的重要內容,更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因此《弟子規》作為一本儒家啟蒙教育讀本,更是將“信”作為一個獨立的單元來進行編排。從今天開始,錢文忠老師將帶領我們一起解讀《弟子規 信篇》。在現代社會,誠信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現代人之間的懷疑越來越多,信任卻越來越少。面對誠信的缺失,光靠呼吁道德感是不夠的,還應該從生活的點滴中去規范行為,尤其是對于未成年的孩子們,更應該讓他們從小就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本期節目介紹《弟子規 信篇》都講了哪些內容,這本幾百年前的啟蒙小冊子,對我們現代人又有哪些參考和幫助。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四
《弟子規》在謹的篇尾,還特別關注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而這些看似不起眼小事,如果我們不加以注意的話,往往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本期節目邀請錢文忠教授繼續解讀《弟子規》(十一)謹之四。教育后人遇事不要慌亂,做事要謹慎,不畏艱難。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三
人們常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弟子規》為了讓我們養成言行慎重的好習慣,也專門對我們的行走站立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本期節目講述在《弟子規》看來,我們究竟應該怎么走,怎么站,怎么坐才是對的,而這些兩百多年前提出的行走站立的規矩,是否還適用于我們現代人。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二
《弟子規》在講完了穿衣應該注意的細節后,接著告訴孩子,吃飯時應該遵守的規矩。在中國古代,人們非常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這也正是今天的家長們最關心問題。在《弟子規》中,明確說明不要暴飲暴食,不要挑食。除此之外《弟子規》中還把一個人吃飯的樣子跟一個人的教養聯系起來。從一個簡單的飲食習慣,卻可以培養出孩子良好的品質和教養。節目通過分析《弟子規》聯系起現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給人以啟發。
錢文忠:《弟子規》出則弟之一
本期節目是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給大家講解了弟子規的第六集:?則弟,主要講作為兄長對弟弟要友愛,而作為弟弟對兄長要恭敬,兄弟和睦,孝也就體現其中了。(百家講壇 2010-07-13)
錢文忠:《弟子規》出則弟之二
本期節目是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給大家講解了弟子規的第七集:?則弟,主要解讀孩子與長輩在一起的時候應該遵守的規范,注意哪些禮節,弟子規中的一些禮節已不適用現代社會,在當今社會孩子與尊長交往的時候該遵守的禮節。(百家講壇 2010-07-14)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一
本期節目是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給大家講解了弟子規的第八集,謹之一。主要要求孩子從小養成謹慎小心,規矩低調,有自我尊嚴的生活習慣。本期節目解讀養成這樣的習慣對于小孩子的作用和具體要求,以及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做起。(百家講壇 2010-07-15)
錢文忠:《弟子規》規矩的作用
解讀《弟子規》(一)規矩的作用,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述了《弟子規》這一本書的作者李毓秀,以及這本書成于哪個年代其中的嚴格規矩,怎樣引起現代人的重視。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一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百善孝為先,而中國傳統的啟蒙讀物更是強調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所以《弟子規》在入則孝的篇首,就明確提出了孝順父母的四個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應該做到的八件事情。本期節目講述那么這些看似簡單的要求,我們是否都做到了;現在時代不同了,這些要求是否還適用于現代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即便我們學會傾聽父母的需要,并盡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但有時也不一定就能討得父母的歡心,甚至還可能遭到父母的誤解和責備,那么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二
解讀《弟子規》(三)入則孝之二,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述了《弟子規》中小輩子女應該遵循的規矩,以及哪些事情是做子女做小輩應該做的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三
解讀《弟子規》(四)入則孝之三,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述了《弟子規》中面對尊長的過錯,我們應當怎樣面對,以及針對父母和子女之間可能出現的復雜情況,作為子女應當怎樣處理。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四
解讀《弟子規》(五)入則孝之四,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述了《弟子規》中遇見尊長生病,小輩應該怎么做,以及小輩如何妥帖地處理尊長的身后事。
錢文忠:《弟子規》余力學文 之二
本期節目中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繼續講述分析《弟子規》(二十一)余力學文之二:《弟子規》告訴大家讀書的正確方法,讀書要持之以恒、要制定讀書計劃,對書的選擇也很重要。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五
《弟子規》是一本儒家啟蒙教育讀本,在《弟子規信篇》中,不僅對孩子們說什么話怎么說有明確地規定,而且對孩子們聽什么話怎么聽也有明確地規定。本期節目講述比如當孩子們聽到表揚與贊美之詞的時候,他應該怎么辦,當孩子們聽到批評與責備之聲的時候,他又該怎么辦,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內心充滿自信的人。
錢文忠:《弟子規》余力學文 之一
本期節目中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繼續講述分析《弟子規》(二十一)余力學文之一:《弟子規》中記載了在有充分余力的情況下才可以學習更多知識,這是針對現在孩子教育反應出來的情況,孩子們被大量的超負荷學習奪走了童年的快樂,錢文忠教授分析了《弟子規》中講述的教育孩子的真實道理。
錢文忠:《弟子規》親仁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繼續講述分析《弟子規》(二十)親仁,大家都是人,但是類不齊,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太大了,忠是最高的典范,要有大公無私的精神,能夠克制自己的私欲,具備崇高的境界和道德的修養,智勇言兼備,遵循中庸之道。
錢文忠:《弟子規》泛愛眾 之三
本期節目中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繼續講述分析《弟子規》之十九泛愛眾之三,現代子女多為獨生子女,家長的溺愛和物質的富足使得現在的孩子自我、任性難以融入社會的問題。錢文忠教授講述了如何培養孩子善于與人溝通的性格及如何把握取和予的度。
錢文忠:《弟子規》泛愛眾 之二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我們生活在社會中,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事情。本期節目講述了在交往中應該抱有怎樣的態度,面對善惡《弟子規》有了兩種不同的處理態度,本期節目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解析將如何取舍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態度。
錢文忠:《弟子規》泛愛眾 之一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弟子規》在泛愛眾的篇首就提出了凡是人皆須愛。本期節目講述了在生活中除了親人朋友以外的人和世界我們應該如何去愛,怎么做才能真正贏得別人的尊重。對那些不如自己或者比自己強的人,該以怎樣的心態來面對。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四
言必信,行必果,《弟子規》信篇就是通過規范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使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語言表述習慣。不僅如此,《弟子規》還對孩子說話時咬字吐字的細節以及語言的輕重緩急都做了明確的規定。本期節目錢文忠教授解析《弟子規》在這方面的具體要求。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三
現代社會信息爆炸,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事情,充斥著人們的耳目、混淆著人們的視聽。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來說,當他們面對種種誘惑的時候,更容易失去判斷,不知所措。本期節目錢文忠教授結合《弟子規》與現實,解析讓孩子們從小形成誠信的道德觀、養成良好的語言表述習慣,至關重要。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二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一個談吐得體的人,一定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兜茏右帯纷鳛橐槐救寮覇⒚山逃x本,不僅要求孩子誠實守信,還要求孩子們從小就要謹言慎行,并且明確告誡孩子們有三種言語是絕對不能說的。錢文忠教授結合《弟子規》與現實,介紹了語言的藝術。
錢文忠:《弟子規》信之一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儒家倫理的重要內容,更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因此《弟子規》作為一本儒家啟蒙教育讀本,更是將“信”作為一個獨立的單元來進行編排。從今天開始,錢文忠老師將帶領我們一起解讀《弟子規 信篇》。在現代社會,誠信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現代人之間的懷疑越來越多,信任卻越來越少。面對誠信的缺失,光靠呼吁道德感是不夠的,還應該從生活的點滴中去規范行為,尤其是對于未成年的孩子們,更應該讓他們從小就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本期節目介紹《弟子規 信篇》都講了哪些內容,這本幾百年前的啟蒙小冊子,對我們現代人又有哪些參考和幫助。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四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弟子規》在謹的篇尾,還特別關注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而這些看似不起眼小事,如果我們不加以注意的話,往往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本期節目邀請錢文忠教授繼續解讀《弟子規》(十一)謹之四。教育后人遇事不要慌亂,做事要謹慎,不畏艱難。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三
人們常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弟子規》為了讓我們養成言行慎重的好習慣,也專門對我們的行走站立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本期節目講述在《弟子規》看來,我們究竟應該怎么走,怎么站,怎么坐才是對的,而這些兩百多年前提出的行走站立的規矩,是否還適用于我們現代人。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二
《弟子規》在講完了穿衣應該注意的細節后,接著告訴孩子,吃飯時應該遵守的規矩。在中國古代,人們非常重視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而這也正是今天的家長們最關心問題。在《弟子規》中,明確說明不要暴飲暴食,不要挑食。除此之外《弟子規》中還把一個人吃飯的樣子跟一個人的教養聯系起來。從一個簡單的飲食習慣,卻可以培養出孩子良好的品質和教養。節目通過分析《弟子規》聯系起現在孩子的教育方式,給人以啟發。
錢文忠:《弟子規》出則弟之一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本期節目是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給大家講解了弟子規的第六集:?則弟,主要講作為兄長對弟弟要友愛,而作為弟弟對兄長要恭敬,兄弟和睦,孝也就體現其中了。(百家講壇 2010-07-13)
錢文忠:《弟子規》出則弟之二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本期節目是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給大家講解了弟子規的第七集:?則弟,主要解讀孩子與長輩在一起的時候應該遵守的規范,注意哪些禮節,弟子規中的一些禮節已不適用現代社會,在當今社會孩子與尊長交往的時候該遵守的禮節。(百家講壇 2010-07-14)
錢文忠:《弟子規》謹之一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本期節目是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給大家講解了弟子規的第八集,謹之一。主要要求孩子從小養成謹慎小心,規矩低調,有自我尊嚴的生活習慣。本期節目解讀養成這樣的習慣對于小孩子的作用和具體要求,以及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做起。(百家講壇 2010-07-15)
錢文忠:《弟子規》規矩的作用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解讀《弟子規》(一)規矩的作用,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述了《弟子規》這一本書的作者李毓秀,以及這本書成于哪個年代其中的嚴格規矩,怎樣引起現代人的重視。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一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百善孝為先,而中國傳統的啟蒙讀物更是強調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所以《弟子規》在入則孝的篇首,就明確提出了孝順父母的四個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應該做到的八件事情。本期節目講述那么這些看似簡單的要求,我們是否都做到了;現在時代不同了,這些要求是否還適用于現代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即便我們學會傾聽父母的需要,并盡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但有時也不一定就能討得父母的歡心,甚至還可能遭到父母的誤解和責備,那么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二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解讀《弟子規》(三)入則孝之二,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述了《弟子規》中小輩子女應該遵循的規矩,以及哪些事情是做子女做小輩應該做的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三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解讀《弟子規》(四)入則孝之三,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述了《弟子規》中面對尊長的過錯,我們應當怎樣面對,以及針對父母和子女之間可能出現的復雜情況,作為子女應當怎樣處理。
錢文忠:《弟子規》入則孝之四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解讀《弟子規》(五)入則孝之四,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述了《弟子規》中遇見尊長生病,小輩應該怎么做,以及小輩如何妥帖地處理尊長的身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