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第1節 電路的基本概念
- 第一章 第2節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參考方向01
- 第一章 第2節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參考方向02
- 第一章 第3節 基本電路元件01
- 第一章 第3節 基本電路元件02
- 第一章 第4節 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
- 第一章 第5節 電路的基本定律
- 第一章 第6節 電位的分析和計算
- 第二章 第1節 電路分析方法之一:電路的等效變換01
- 第二章 第1節 電路分析方法之一:電路的等效變換02
- 第二章 第2節 電路分析方法之二: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01
- 第二章 第2節 電路分析方法之二: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02
- 第二章 第3節 電路的基本定理01
- 第二章 第3節 電路的基本定理02
- 第二章 第3節 電路的基本定理03
- 第二章 第3節 電路的基本定理04
- 第二章 第4節 非線性電阻電路分析
- 第三章 第1節 正弦交流電壓與電流
- 第三章 第2節 PN結特性
- 第三章 第2節 正弦交流電的相量表示法
- 第三章 第3節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式
- 第三章 第4節 單一參數元件的正弦交流電路
- 第三章 第5節 R、L、C串聯的正弦交流電路01
- 第三章 第5節 R、L、C串聯的正弦交流電路02
- 第三章 第6節 阻抗的串聯與并聯
- 第三章 第7節 復雜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 第三章 第8節 功率因數的提高
- 第三章 第9節 正弦交流電路的頻率與諧振01
- 第三章 第9節 正弦交流電路的頻率與諧振02
- 第三章 第9節 正弦交流電路的頻率與諧振03
- 第四章 第1節 三相交流電源及其連接
- 第四章 第2節 三相負載的連接01
- 第四章 第2節 三相負載的連接02
- 第四章 第3節 放大電路的小信號模型分析法——共射極放大電路小信號模型分析
- 第五章 第1節 電路暫態過程的產生及換路定律
- 第五章 第2節 RC電路的響應
- 第五章 第3節 RL電路的響應
- 第五章 第5節 暫態電路分析習題課01
- 第五章 第5節 暫態電路分析習題課02
- 第六章 第1節 周期性非正弦信號電路概述
- 第六章 第2節 周期性非正弦量的分解
- 第六章 第3節 周期性非正弦量的平均值、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 第七章 第1節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01
- 第七章 第1節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02
- 第七章 第2節 交流鐵心線圈電路
- 第七章 第3節 變壓器01
- 第七章 第3節 變壓器02
- 第七章 第4節 電磁鐵
- 第八章 第01節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構造
- 第八章 第02節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動原理
- 第八章 第03節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路分析
- 第八章 第04節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矩和機械特性
- 第八章 第05節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
- 第八章 第06節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調速
- 第八章 第07節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制動
- 第八章 第08節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銘牌數據
- 第八章 第09節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選擇
- 第八章 第10節 同步電動機
- 第八章 第11節 單相異步電動機
- 第九章 第1節 直流電動機的構造
- 第九章 第2節 直流電動機的起動、反轉及調速
- 第九章 第4節 直流電動機的起動、反轉及調速
- 第十章 第1節 常用控制電器
- 第十章 第2節 籠型電動機直接起動的控制線路
- 第十章 第3節 籠型電動機正反轉的控制線路,行程控制,時間控制
- 第十一章 第1節 可編程控制器的結構和工作方式01
- 第十一章 第1節 可編程控制器的結構和工作方式02
- 第十一章 第1節 可編程控制器的結構和工作方式03
- 第十一章 第2節 可編程控制器的程序編制01(編程語言)
- 第十一章 第2節 可編程控制器的程序編制02(編程原則和方法)
- 第十一章 第2節 可編程控制器的程序編制03(指令系統01)
- 第十一章 第2節 可編程控制器的程序編制04(指令系統02)
- 第十一章 第3節 可編程控制器應用舉例
- 第十四章 第1節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
- 第十四章 第2節 PN結及其單向導電性
- 第十四章 第3節 半導體二極管
- 第十四章 第4節 半導體三極管
- 第十四章 第5節 絕緣柵型場效應晶體管
- 第十四章 第6節 半導體光電器件
- 第十五章 第1節 概述
- 第十五章 第2節 共射極放大電路01
- 第十五章 第2節 共射極放大電路02
- 第十五章 第2節 共射極放大電路03
- 第十五章 第2節 共射極放大電路04
- 第十五章 第3節 共集電極和共基極放大電路
- 第十五章 第4節 多級放大電路與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
- 第十五章 第5節 差動放大電路
- 第十五章 第6節 功率放大電路
- 第十五章 第7節 場效應管共源極放大電路
- 第十六章 第1節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簡單介紹1
- 第十六章 第1節 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簡單介紹2
- 第十六章 第2節 運算放大器在信號運算方面的應用1
- 第十六章 第2節 運算放大器在信號運算方面的應用2
- 第十六章 第3節 運算放大器在信號處理方面的應用1
- 第十六章 第3節 運算放大器在信號處理方面的應用2
- 第十六章 第4節 運算放大器在波形產生方面的應用
- 第十七章 第1節 反饋的基本概念01
- 第十七章 第1節 反饋的基本概念02
- 第十七章 第2節 放大電路中的負反饋02
- 第十七章 第3節 振蕩電路中的正反饋
電工學是高等院校非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主要有電路、電子技術和電氣設備三部分內容。開設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扎實、認真的科學態度;掌握電工學領域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電工學技術領域中的新理論、新技術、新知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經驗。要求學生掌握交、直流電路的分析方法,掌握電磁學、電機、變壓器、低壓電器與控制電路等電工技術和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為后續課程和從事與本專業有關的工程技術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緒論
一、電工學課程的作用和任務
*電工學是研究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理論和應用的技術基礎課程。
二、電工與電子技術發展概述電工)電磁感應>電機>三相電機電子)熱電子效應→二極管三極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超大規模IC熱點: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可編程邏輯器件(PLD)
可編程控制器(PLC)
第1章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定律S1.1電路的作用與組成部分一、什么是電路?
電路是電流的通路,是為了某種需要由某些電工設備或元件按一定方式組合起來的。
二、電路的兩種作用
1.電能的傳輸和轉換2.信號的傳遞和處理
三、電路的組成部分
>激勵:推動電路工作,如電源、信號源等>響應:由激勵在電路中個部分產生的電壓或電流
電路分析:在已知電路的結構和參數的條件下,討論電路的激勵和響應間的關系。
$1.2電路模型
電路模型:由理想電路元件組成的電路。理想電路元件:對實際元件,在一定條件下突出其主要的電磁性質,忽略其次要因素,將之理想化。
主要理想電路元件:電源元件、電阻元件、電感元件、電容元件
三、電壓的方向
1.實際方向
(1)外電路電壓方向:規定為由高電位端(“+”極性)指向低電位端(“一”極性),即電位降低的方向。
(2)電源電動勢方向:規定為在電源內部由低電位端(“-”極性)指向高電位端(“+”極性),即電位升高的方向。
$1.4歐姆定律
一、歐姆定律
√歐姆定律:流過電阻的電流與電阻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表達式:R=y單位:歐(姆),Q千歐,kΩ;兆歐M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