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和面臨的主要問題
- 02 李約瑟之謎和中國歷史的興衰
- 03 近代的屈辱和社會主義革命
- 04 趕超戰略和傳統經濟體制
- 05 東亞奇跡和可供替代的發展戰略
- 06 改革的進程
- 07 城市改革,國有企業和遺留問題
- 08 金融改革
- 09 中國的增長是否真實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10 以初次分配促進公平和效率的統一,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和諧發展
- 11 總結和新古典經濟學的反思
- 12 當前中國經濟關注的問題
- 如何看待中國崛起的經驗(1)
- 如何看待中國崛起的經驗(2)
- 如何看待中國崛起的經驗(3)
- 【新結構經濟學總綱】1.1 發展理論急需反思(1)
- 1.1 發展理論急需反思(2)
- 1.2 發展經濟學與世界銀行的反思(1)
- 1.2 發展經濟學與世界銀行的反思(2)
- 2.1 經濟增長的本質
- 2.2 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論要點
- 2.3 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論貢獻
- 3.1 新古典經濟學的結構革命:從二維到三維的擴展
- 3.2 把結構引進主流理論中產生的新見解(1)
- 3.2 把結構引進主流理論中產生的新見解(2)
- 3.2 把結構引進主流理論中產生的新見解(3)
- 3.3 結語
- 推開經濟學的大門 20200328
- 經濟轉型與十四五 新結構經濟學的視角 20200630
《中國經濟專題(第2版)》總結了中國與其他國家、地區經濟發展和改革的經驗,提出了一個經濟發展和轉型的一般理論,并以此理論分析中國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各項成就,面臨的主要經濟、社會問題,探討其原因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重點闡述了自生能力理論和比較優勢戰略。
新版結合最新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及熱點問題全面更新了相關數據和分析內容,并新收入一篇關于全球失衡分析的附錄,還為每一講新增了引言、內容提要和思考題,更有助于相關課程教學以及自我學習時對重點內容的掌握。
作者簡介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1994年創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升格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并擔任主任一職。2008年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成為發展中國家擔此要職的第一人。2012年6月世界銀行任期屆滿,回到北大繼續教學研究工作。
林毅夫現任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在國內外多個有關發展政策、科技和環境的委員會、領導小組兼職。
林毅夫于1986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膺選為英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以及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并獲得法國奧佛涅大學、美國福特漢姆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