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節:邏輯判斷-形式邏輯1-假言命題1
- 第二節:邏輯判斷-形式邏輯2-假言命題2
- 第三節:邏輯判斷-形式邏輯3-聯言選言命題
- 第四節:邏輯判斷-形式邏輯4-直言命題
- 第五節:邏輯判斷-分析推理
- 第六節:邏輯判斷-論證邏輯1-削弱題1
- 第七節:邏輯判斷-論證邏輯2-削弱題2
- 第八節:邏輯判斷—論證邏輯3-加強題
- 第九節:邏輯判斷-論證邏輯4-日常結論、解釋原因題
- 第十節:類比推理1-概述、概念關系
- 第十一節:類比推理2-對應關系、語義語法關系
- 第十二節:圖形推理1:概述、位置規律1
- 第十三節:圖形推理2:六面體空間重構
- 第十四節:圖形推理3:樣式、屬性規律
- 第十五節:圖形推理4:數量規律1
- 第十六講:圖形推理5:數量規律2、立體圖規律
- 第十七:定義判斷
從題量看,判斷推理模塊在近幾年行測中一直穩定在40道題目,主要以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四種題目類型對報考者的分析推理能力進行考查。該模塊在整張試卷所占分值為30分左右,參考時限35分鐘。
判斷推理是按照題目順序逐題做還是選擇跳躍性地做呢?由于考生擅長的題型不同,并且試題難易程度不同,因而我們建議考生從自己擅長的部分入手,先易后難,這樣會比較得心應手,正確率也會提高。
1
圖形推理
(一)考點總結
圖形推理在行測中的題量為10道,每道題目的分值為0.7或0.8。從考查的知識點來看,數量類和立體類規律的考查最為頻繁。近三年的行測中所涉及的考點總結如下圖所示:
(二)?家幝
1.位置類
當圖形“組成相同”的時候,考慮位置規律。
目前而言的命題趨勢是:可單獨考查,但難度會較大;可與其他考點結合在一起進行考查。
(1)平移:方向、方式、步數;(2)旋轉:方向、度數;(3)翻轉:翻轉軸;(4)靜態位置。
2.樣式類
當圖形的組成上有一部分是相同的時候,可以考慮樣式類的規律,這時候關注的是“相同部分”以及“不同部分”的去留問題。目前而言樣式規律通常是和位置規律結合起來進行考查的。
(1)遍歷:缺啥補啥;(2)運算:加減同異。
3.屬性類
當圖形之間在組成上沒有共性,但屬性上呈現出一致性,可考慮“屬性”規律。屬性與結構一樣,都是從整體上進行考慮的。
(1)對稱性;(2)曲直性;(3) 開閉性;(4)連接性:點連接與線連接
4.數量類
當圖形的組成上沒有共性的時候,一般從整體上觀察其結構與屬性。如果整體上沒有明顯的規律,則要考慮數量類規律?蓴档膶ο,主要包含“點、線、角、面、素”五個方面,數完之后呈現常見的數字規律。
(1)數字規律:等差、常數、周期等
(2)點:交點、頂點、切點、端點、實心點
(3)線:直線、曲線、文字筆畫、圖形一筆畫和多筆畫
(4)角:角的個數、角的度數
(5)面:封閉區域的個數、面積
(6)素:個數、種類、部分數
5.功能類
功能類主要有功能點、功能箭頭等,我們一直在強調圖形推理考查我們的是圖形思維,要把所給出的題目都看成是圖形來思考,但是新出現的功能信息類考點不一樣,它往往是從功能元素所具有的實際意義去出發,例如可以標記方位,箭頭的指向等。
(1)功能點;(2)功能箭頭;(3)其他功能元素。
6.立體類
(1)特征面;(2)相對面;(3)相鄰面:時針法、箭頭法、點定位、坐標法;(4)立體重構;(5)三視圖;(6)剖面圖。
2
定義判斷
(一)考點總結
定義判斷部分在行測中的題量非常穩定,近5年沒有變化,一直為10道題,每道題目的分值為0.7?疾榈念}目類型為單定義和多定義,題目內容涉及范圍較廣,包括法學、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各個領域。該模塊難度中等,只要掌握了相應的解題技巧,細心審題,基本可以做對大部分的題。
(二)解題技巧
1.關鍵詞法
(1)主語;(2)謂語;(3)賓語;(4)定語;(5)狀語;(6)屬性;
2.且關系和或關系
(1)合取定義:各個要件之間“合而取之,缺一不可”
(2) 析取定義:各個要件之間“選而取之,數者擇一”
三、類比推理
(一)考點總結
類比推理在行測中的題量為10道,每道題目的分值為0.8。相較于判斷推理的其他部分來說,類比的考查難度相對較低,屬于較易得分的部分?键c如下圖所示:
(二)?家幝
1.外延關系
(1)全同關系;(2)種屬關系;(3)矛盾關系;(4)反對關系;(5)交叉關系。
2.內涵關系
(1)必然和或然關系;(2)充分和必要關系;(3)對應和組成關系。
3.詞涵關系
(1)近義關系;(2)反義關系;(3)修辭關系;(4)褒貶關系;(5)主謂關系;(6)謂賓關系;(7)主賓關系。
(三)解題技巧
1.擇優原則
題目要求中“最為貼近、相似或匹配”說明了類比推理并非必然性推理,做題應遵循擇優思路。
2.造句為先,邏輯為主
題目要求中明確考查的是詞與詞之間的邏輯關系時,考生一般會優先采用“造句”的思路進行答題,較為簡單的題目能直接得出答案。
3.辨別技巧
關系類型
舉例
技巧
全同關系
番茄:西紅柿
A是B,B是A
并列關系
紅豆:綠豆
A和B都是C
交叉關系
黨員:學生
有的A是B,有的B是A
種屬關系
熊貓:哺乳動物
A是B的一種
組成關系
輪胎:汽車
A是B的一部分
對應關系
學生:學生證
造句子
語法關系
主謂、主賓、謂賓
造句法
語義關系
近義、反義、褒貶
造句法
四、邏輯判斷
(一)考點總結
從題量看,近五年行測中邏輯判斷一直保持在10題,每道題目的分值為0.7分。從題型比重來看,每年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難度相差較大;翻譯推理、歸納推理和原因解釋題目近幾年來考查頻率較低;分析推理每年所占的比重不同,但一直是考試的熱點和難點;論證是邏輯判斷的重頭戲,所占比重在50%以上。具體考點如下圖所示:
(二)?家幝
1.翻譯推理
(1)充分條件命題:前推后
(2)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后推前
(3)逆否命題推理: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推不出確定性結論
(4)遞推公式:A→B,B→C 可以得到 A→C
(5)聯言命題:全真為真,一假為假
(6)選言命題:全假為假,一真為真
(7)摩根定律:去括號,分負號,且變或,或變且
(8)否定肯定式:選言命題為真時,否定一肢,肯定一肢
2.分析推理
(1)優先排除法;(2)最大信息優先;(3)確定信息優先;(4)選項代入法。
3.歸納推理
(1)話題一致原則;(2)從弱原則;(3)整體優先原則。
4.原因解釋
(1)題干中找沖突;(2)選項中看解釋
5.加強論證
(1)加強論點;(2)加強論據;(3)建立聯系;(4)補充前提。
6.削弱論證
(1)削弱論點;(2)削弱論據;(3)切斷聯系;(4)否定前提。
(三)解題技巧
1.翻譯推理六個常用公式
逆否等價公式
A→B= -B→-A
遞推推理公式
A→B,B→C,所以A→C
摩根等價定律
-(A且B)=-A或-B
-(A或B)=-A且-B
否定肯定公式
A 或 B=-A→B
二難推理公式
A→B,-A→B,所以B
歸謬推理公式
A→B,A→-B,所以-A
2.論證兩大?荚瓌t
(1)話題必須保持同一
所謂話題保持同一,指在同一個證明過程中只能有一個論題,并且應當始終圍繞著該論題進行論證,否則,違反該規則就會犯“轉移論題”或“偷換論題”的邏輯錯誤。當選項所表述的內容,與題干論點說的不是同一件事情時,就可以直接排除。
(2)論據必須真實、有效
所謂論據必須真實,指論據是用來確定論點真實性的命題,證明的過程就是從已知為真的論據推出論點真實性的過程。因此,引用的論據必須是已經確認為真的命題,只有這樣的論據,才具有論證的價值。如果論據虛假,或論據的真實性還有待證明,就不能確定該論證的成立。
所謂論據必須有效,指在論證的過程中,論據與論點之間要有必然的邏輯聯系,論點能從論據推出。違反這條原則,就會犯“推不出”的邏輯錯誤。在具體題目中,“推不出”經常表現為選項對于確定論點成立來說,不是充分的理由,從推理的角度來分析,即論據不構成論題成立的充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