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meter></progress>
    <th id="33vd1"></th>

    <noframes id="33vd1">

      <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progress>

      <th id="33vd1"><meter id="33vd1"><video id="33vd1"></video></meter></th>

      <noframes id="33vd1">

      華東理工大學-物理化學精品課

      • 名稱:華東理工大學-物理化學精品
      • 分類:大學理工  
      • 觀看人數:加載中
      • 時間:2022/10/9 13:30:02

      物理化學是化學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從研究化學現象和物理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入手來探求化學運動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規律的一門學科。物理化學是化學、材料、生物和環境等理工學科各有關專業本科生的一門主干基礎理論課,物理化學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科學思維、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物理化學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化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培養學生理論思維的能力,為從事化學科研工作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以適應改革發展中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服務。


      物理化學課程主要包括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電化學和分散體系四個版塊。


      物理化學課程體系和研究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1) 化學體系的宏觀平衡性質: 以熱力學的三個基本定律為理論基礎,研究宏觀化學體系在氣態、液態、固態、溶解態以及高分散狀態的平衡物理化學性質及其規律性。在這一情況下,時間不是一個變量。屬于這方面的物理化學分支學科有化學熱力學。溶液、膠體和表面化學。(2) 化學體系的動態性質: 研究由于化學或物理因素的擾動而引起體系中發生的化學變化過程的速率和變化機理。在這一情況下,時間是重要的變量。屬于這方面的物理化學分支學科有化學動力學、催化、光化學和電化學。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考試的內容主要涉及物理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

      計算。要求學生理解其內在的邏輯關系,掌握所學專業與物理化

      學原理潛在的關系,并力圖做到能夠運用物理化學知識回答化學

      變化問題的初步能力。

      二、考試的內容

      第二章 熱力學第一定律

      狀態函數、可逆過程、恒溫、恒壓、恒容、絕熱過程的功、

      熱、內能及焓變的計算,熱力學第一定律對理想氣體的應用,蓋

      斯定律與基爾戈夫定律在熱化學中的應用。

      第三章 熱力學第二定律

      自發變化的共同特征,熵函數的導出,熵和熱溫商克勞修斯

      不等式,△S、△A 和△G 作判據及其在各種過程中相關量的計算,

      克勞修斯—克萊貝龍方程及其應用,熱力學基本關系式與麥克斯

      韋關系式,飽和蒸汽壓的測定。

      第四章 多組分體系熱力學

      溶液的組成及濃度表達式,偏摩爾量與化學勢,拉烏爾定律

      與亨利定律及其相關計算稀溶液的依數性,吉布斯-杜亥姆方程,

      實際溶液與活度。

      第五章 相平衡

      相律及相關的基本概念,二元溶液的沸點一組成圖,生成簡

      單共晶二元系,生成化合物的二元系,生成連續固溶體的二元系,

      杠桿規則,相圖的繪制。

      第六章 化學平衡

      平衡常數、化學反應等溫方程式,平衡常數與溫度的關系及

      其計算,化學反應等溫方程判據,幾個反應同時平衡,影響平衡

      的因素分析。

      第八章 電解質溶液

      電解質溶液的電導,離子遷移數,強電解質溶液的活度

      第九章 可逆電池的電動勢及其應用

      原電池熱力學公式及其應用,電池電動勢與平衡常數關系,

      電動勢測定及其應用。電極分類,電極電勢,濃差極化與極限電

      流。

      第十章 電解及極化作用

      電解及分解電壓,極化作用,氫的過電勢。

      第十一章 化學動力學

      反應速率與濃度的關系,反應級數的確定,典型復雜反應,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固體與氣體的反應,反應速率常數及活

      化能的測定。

      第十三章 表面物理化學

      表面能力與表面自由能,彎曲液面的附加壓力,微小顆粒的

      表面性質,固體對氣體吸附作用及其公式和規律,潤濕現象與接

      觸角,物理吸附與化學吸附,吉布斯吸附等溫方程式,固體對電

      解質溶液的吸附的規律。表面活性物質,表面張力及固體比表面

      的測定。

      第十四章 膠體分散系統和大分子溶液

      膠體分散體系特征,膠體的通性與特性,擴散雙電層理論,

      膠團結構與溶膠的穩定性,溶膠的破壞及聚沉值測定。

      三、考試題型及比例

      選擇題: 25%左右

      填空題: 25%左右

      分析、計算題: 50%左右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總分值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三

      小時。

      五、主要參考教材

      教材:《物理化學》(第五版,上下冊),傅獻彩等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物理化學學習指導》,孫德坤等編著,高等教

      育出版社


      A级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
        <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meter></progress>
        <th id="33vd1"></th>

        <noframes id="33vd1">

          <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progress>

          <th id="33vd1"><meter id="33vd1"><video id="33vd1"></video></meter></th>

          <noframes id="33v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