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meter></progress>
    <th id="33vd1"></th>

    <noframes id="33vd1">

      <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progress>

      <th id="33vd1"><meter id="33vd1"><video id="33vd1"></video></meter></th>

      <noframes id="33vd1">

      電腦組裝與維護教學視頻

      • 名稱:電腦組裝與維護教學視頻
      • 分類:電腦基礎  
      • 觀看人數:加載中
      • 時間:2022/10/19 16:13:11

      一、   課程簡介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是研究計算機硬件組成、選購、組裝和維護的一門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工作原理及CPU、內存、主板、硬盤等其它部件的構成和維護方法,計算機組裝、系統調試和常見故障排除等內容。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的組裝和基本設置方法,了解計算機工作原理、計算機硬件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各組成部件的性能指標等,并掌握常見故障的診斷和排除方法。

      二、   課程的類別、作用和目標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計算機應用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做好計算機的日常維護,并及時地排除故障,對于預防計算機出現故障、延長計算機使用壽命、保證計算機正常運行是至關重要的。為此,該課程可以作為全校的公共選修或考查課程;對于工科專業可設置為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

      通過學習本課程,能掌握現代計算機組成結構與內部部件的連接關系,熟練掌握計算機的裝機過程與常用軟件的安裝調試方法,并能理論聯系實際。在掌握計算機維修維護方法的基礎上,判斷和處理常見的故障。

      本門課程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課程,學生的學習模式應強調理論與實踐并重,任務是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理論及實際動手的技能。通過對計算機硬件、組裝及維護、操作系統安裝、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等內容的詳細講解,以及在計算機硬件實訓實驗室的實際操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實踐技能。

      本課程考核包括筆試和實踐測試兩部分。筆試部分重點考核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及組裝與維護的基本方法及流程,各部件在計算機系統中的作用與地位;實踐部分重點考核故障排除方法的運用。

      三、   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先導課程為大學計算機基礎或計算機導論,課程可以開設在第二學期,為各個專業后續的計算機理論、應用的相關課程奠定理論與實踐的基礎。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計算機的組成部件及功能和性能指標,掌握常見故障的現象及排除方法,破除對計算機的神秘感,在培養計算機基礎理論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分析計算機故障現象及排除故障的動手能力。

      四、課程內容

      1. 理論教學內容

      第一章  計算機結構與維修基礎

      主要內容

      1.1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1.2 微型計算機簡介        

      1.3 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結構     

      1.4 計算機維修基礎      

      教學目的及要求:

      了解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微型計算機的發展;掌握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結構;掌握計算機維修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微型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結構;計算機維修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結構;計算機維修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中央處理器

      主要內容:

      2.1 CPU簡介

      2.2 CPU的安裝與拆卸

      2.3 CPU的超頻

      2.4 CPU的選購

      2.5 CPU常見故障與處理

      教學目的及要求:

      了解CPU的發展、CPU的安裝與拆卸、CPU的超頻、CPU的選購;掌握CPU常見故障與處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

      CPU的發展、CPU的安裝與拆卸、CPU的超頻、CPU的選購;CPU常見故障與處理的方法。

      教學難點:

      CPU常見故障與處理的方法。

      第三章  主板

      主要內容:

      3.1 主板的分類

      3.2 主板的組成

      3.3 主板的選購

      3.4 常見主板故障處理

      教學目的及要求:

      掌握主板的分類、組成與選購;掌握常見主板故障處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

      主板的分類、組成與選購;常見主板故障處理的方法。

      教學難點:

      主板的分類、組成與選購;常見主板故障處理的方法。

      第四章  內存

      主要內容:

      4.1 內存的分類

      4.2 內存的發展

      4.3 內存的性能指標

      4.4 內存的選購

      4.5 常見內存故障處理

      教學目的及要求:

      理解內存的分類、發展、性能指標和選購方法;掌握常見內存故障處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

      內存的分類、發展、性能指標和選購方法;常見內存故障處理的方法。

      教學難點:

      常見內存故障處理的方法。

      第五章  外存儲器

      主要內容:

      5.1 硬盤

      5.2 光驅

      5.3 光盤

      5.4 移動存儲器

      5.5 外存儲器故障及排除

      教學目的及要求:

      理解硬盤、光驅、光盤、移動存儲器;掌握外存儲器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教學重點:

      硬盤、光驅、光盤、移動存儲器;外存儲器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教學難點:

      外存儲器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第六章  顯示系統

      主要內容:

      6.1 顯卡簡介

      6.2 顯卡的基本結構

      6.3 顯卡的性能指標

      6.4 顯卡選購指南

      6.5 顯示器

      教學目的及要求:

      理解顯卡的發展、基本結構、性能指標、選購指南;理解顯示器的作用、選購與維護的方法;掌握顯示系統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教學重點:

      顯卡的發展、基本結構、性能指標、選購指南;顯示器的作用、選購與維護的方法;顯示系統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教學難點:

      顯示系統故障及排除的方法。

      第七章  聲音系統

      主要內容:

      7.1 聲卡簡介

      7.2 音箱

      7.3 音頻設備的維護及常見故障分析

      教學目的及要求:

      理解聲卡、音箱的作用;掌握音頻設備的維護及常見故障分析的方法。

      教學重點:

      聲卡、音箱的作用;音頻設備的維護及常見故障分析的方法。

      教學難點:

      音頻設備的維護及常見故障分析的方法。

      第八章  機箱和電源

      主要內容:

      8.1 機箱

      8.2 電源

      8.3 維護及常見故障分析

      教學目的及要求:

      了解機箱和電源的作用;掌握機箱和電源的維護及常見故障分析的方法。

      教學重點:

      機箱和電源的作用;機箱和電源的維護及常見故障分析。

      教學難點:

      機箱和電源的維護及常見故障分析。

      第九章  常見輸入/輸出設備

      主要內容:

      9.1 鍵盤

      9.2 鼠標

      9.3 打印機

      9.4 掃描儀

      9.5 攝像頭

      9.6 數碼相機

      9.7 常見外設故障與排除

      教學目的及要求:

      了解鍵盤、鼠標、打印機、掃描儀、攝像頭、數碼相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掌握常見外設故障與排除的方法。

      教學重點:

      鍵盤、鼠標、打印機、掃描儀、攝像頭、數碼相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常見外設故障與排除的方法。

      教學難點:

      常見外設故障與排除的方法。

      第十章  計算機配件的搭配

      主要內容:

      10.1 計算機配件的綜合選購與搭配

             10.2計算機選購指南

      10.3 筆記本電腦的選購

      10.4 購機方案示例

      教學目的及要求:

      了解計算機配件的綜合選購與搭配、計算機選購指南;掌握筆記本電腦的選購原則和購機方案的確定方法。

      教學重點:

      計算機配件的綜合選購與搭配、計算機選購指南;筆記本電腦的選購原則和購機方案的確定方法。

      教學難點:

      筆記本電腦的選購原則和購機方案的確定方法。

      第十一章 計算機硬件組裝

      主要內容:

      11.1 微型計算機的組裝

      11.2 微型計算機硬件組裝過程

      教學目的及要求:

      了解微型計算機組裝前的準備工作和步驟;掌握微型計算機硬件組裝過程。

      教學重點:

      微型計算機組裝前的準備工作和步驟;微型計算機硬件組裝過程。

      教學難點:

      微型計算機硬件組裝過程。

      第十二章 BIOS設置與升級

      主要內容:

      12.1 BIOS概述

      12.2 BIOS參數設置

      12.3 BIOS報警聲的含義

      12.4 升級系統BIOS

      12.5 升級顯卡BIOS

      12.6 CMOS口令遺忘時的處理方法

      12.7 常見BIOS故障處理

      教學目的及要求:

      了解BIOS、BIOS參數設置、升級系統BIOS、升級顯卡BIOS;掌握BIOS報警聲的含義、CMOS口令遺忘時的處理方法;掌握常見BIOS故障處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

      BIOS報警聲的含義、CMOS口令遺忘時的處理方法;常見BIOS故障處理的方法。

      教學難點:

      常見BIOS故障處理的方法。

      第十三章 硬盤分區與格式化

      主要內容:

      13.1 硬盤初始化

      13.2 GHOST軟件的使用

      13.3 硬盤分區魔術師Partition Manager 8.0

      教學目的及要求:

      掌握硬盤初始化的方法;掌握GHOST軟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硬盤分區魔術師Partition Manager 8.0的使用方法。

      教學重點:

      硬盤初始化的方法;GHOST軟件的使用方法;硬盤分區魔術師Partition Manager 8.0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硬盤初始化的方法;GHOST軟件的使用方法;硬盤分區魔術師Partition Manager 8.0的使用方法。

      第十四章 操作系統及驅動安裝

      主要內容:

      14.1安裝Windows XP操作系統

      14.2多操作系統安裝及卸載

      14.3安裝驅動程序

      14.4應用軟件的安裝與卸載

      14.5維護及常見故障分析

      教學目的及要求:

      掌握操作系統的安裝與卸載的方法;掌握多操作系統安裝及卸載原理;掌握驅動程序、應用軟件的安裝與卸載方法;掌握排除操作系統故障的方法。

      教學重點:

      操作系統、驅動程序、應用軟件的安裝與卸載方法;多操作系統安裝及卸載原理;排除操作系統故障的方法。

      教學難點:

      多操作系統安裝及卸載原理;排除操作系統故障的方法。

      第十五章 計算機的日常維護

      主要內容:

      15.1 計算機的日常維護

      15.2 計算機系統的優化

      15.3 Windows優化大師簡介

      15.4 計算機病毒

      15.5 黑屏與死機故障的排除方法

      教學目的及要求:

      掌握計算機的日常維護的方法;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優化方法;掌握Windows優化大師的使用方法;掌握計算機病毒的特征和預防方法;分析與排除黑屏與死機的故障。

      教學重點:

      計算機的日常維護的方法;計算機系統的優化方法;Windows優化大師的使用方法;計算機病毒的特征和預防方法;黑屏與死機故障的排除方法。

      教學難點:

      黑屏與死機故障的排除方法。

      2. 實踐教學內容

      實驗一  計算機硬件組裝

      實驗內容及目的:

      1. 熟練、正確、規范的拆裝計算機各部件。

      2. 對機箱內主要部件的連接有一個感性認識。

      3. 感知主機箱內各部件拆裝方法。

      4. 理解開機信息在計算機系統及維護中的作用。

      實驗二  計算機BIOS設置

      實驗內容及目的:

      1.    BIOS設置。

      2.    熟悉BIOS的設置方法。

      3.    了解BIOS的主要功能。

      4.    熟練設置BIOS常用功能。

      實驗三   計算機硬盤分區與格式化

      實驗內容及目的:

      1.  硬盤分區與格式化

      2.  熟練硬盤分區與格式化。

      3.  掌握常見的磁盤工具的使用方法。

      4.  學會創建啟動盤,并用啟動盤啟動及安裝系統。

      5.  學會使用最基本的DOS命令。

      實驗四   計算機的日常維護(一)

      實驗內容及目的:

      1.  安裝Windows操作系統及應用軟件

      2.  掌握安裝常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一般方法。

      3. office辦公軟件、看圖軟件、數據恢復等常用軟件的安裝和基本的使用方法。

      實驗五   計算機的日常維護(二)

      實驗內容及目的:

      1.    系統備份與恢復。

      2.    了解備份與恢復的基本方法。

      3.    學會最常見的系統備份方法。

      4.    掌握最常見的系統恢復方法。

      5.    基本掌握Ghost工具的使用。

      實驗六   計算機的日常維護(三)

      實驗內容及目的:

      1.    微機硬件測試。

      2.    掌握最新版本的使用。

      3.    了解最常用的硬件測試軟件的使用方法。

      4.    了解常用硬件測試軟件的搜索、下載、安裝方法。

      實驗七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綜合實訓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網絡查詢、實地調查等方式,完成第10章的綜合實訓。

      五、本課程的教學方式

      1. 課堂講授環節

      在課堂講授中,根據每一章的知識特點,普遍采用講授法、啟發法、實例法、演示法、課堂討論法等。課堂中課件與板書相結合,對重點難點之處,以教師主講、學生討論分析為主;對一般易掌握部分,可通過學生課前查找資料進行復習,由學生講解學習為主。對于新的部件及產品,采用網絡查詢與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2. 實驗教學環節

      在實驗課上,可以根據實驗內容的不同,采用分組設計法、啟發法、討論法等。要求學生對驗證性分析性的實驗,進行操作即可;對于故障現象與分析的內容,可在分組進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知難而上,同時給出適當的提示和指導。要求每節實驗課提交實驗報告。

      A级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
        <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meter></progress>
        <th id="33vd1"></th>

        <noframes id="33vd1">

          <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progress>

          <th id="33vd1"><meter id="33vd1"><video id="33vd1"></video></meter></th>

          <noframes id="33v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