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meter></progress>
    <th id="33vd1"></th>

    <noframes id="33vd1">

      <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progress>

      <th id="33vd1"><meter id="33vd1"><video id="33vd1"></video></meter></th>

      <noframes id="33vd1">

      史上最易懂的攝影從入門到精通

      • 名稱:史上最易懂的攝影從入門到精
      • 分類:職業技能  
      • 觀看人數:加載中
      • 時間:2022/11/1 8:39:54

      今天教程的目錄:

      1、單反與微單的對比

      2、全畫幅與半畫幅的區別

      3、鏡頭與機身的選擇

      4、LR與PS的簡單調色工具

      5、日系清新的拍攝思路與后期處理

      6、情緒片的拍攝思路與后期處理

      7、如何引導模特

      福利:由我收藏的VSCO膠片預設一套+全套電子寫真集+日系排版PSD+我自己做的三套RAW+LR預設的照片教程。(獲取后臺回復福)

      那我們正式開始教程的內容吧~~~

      單反與微單的優劣對比

      單反的全稱是單鏡頭反光鏡相機(DSLR)是我們平時大多數看到的相機,它與普通數碼相機(DC)不同之處就是可以隨意切換鏡頭,比如定焦,長焦,微距,移軸等等。

      單,就是單鏡頭,就是這種相機只能裝一個鏡頭,不同于雙反有兩個鏡頭。

      反,就是反光鏡,反光鏡的作用是通過棱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

      簡單來說就是為啥我們可以通過取景器看到畫面,就是因為有五菱鏡和機身反光鏡。

      微單是索尼在中國注冊的名稱,意思為微型單鏡無反電子取景相機。其它廠商將該類型相機稱為微型單電相機以規避微單品牌名。

      但通常該類型相機均被稱為微單。微單和單反的區別是它沒有反光鏡,采用的是電子取景器(EVF)實現了實時取景,對于攝影效果可以做到所見即所得。

      為了便于大家觀看,所以我做了個表格👇

      以上就是單反與微單優劣的簡述,我的建議是:

      如果是錢包厚度不是十分充足,但是又想玩感受較多的鏡頭的,那么單反是你不二的選擇,因為它的性價比超高啊!

      如果是不喜歡單反的大重量,或者是錢包厚度十分充足的,比較愛惜用物的,那就可以選擇微單,其樂無窮~

      全畫幅與非全畫幅的區別

      全畫幅是指感光元件cmos與135膠片尺寸(36x24mm)同樣大的數碼相機,感光元件的尺寸越大,成像的質量就越高。

      非全畫幅(APS-C畫幅)是指感光元件的尺寸比全畫幅小的相機(一般為(23.6x15.8mm)。

      那么全畫幅就一定比非全畫幅好嗎,也不一定是,我們來看看他們各自的優劣。

      全畫幅:擁有更廣闊的視野。

      ▲在同樣使用35mm的鏡頭下全畫幅與APS-C畫幅的視野區別

      擁有更加豐富和細膩的色彩過渡

      假設一條漸變的色塊,全畫幅的過渡節點有100個,而APS-C畫幅卻只有65個,這樣的話我們在后期調整的全畫幅就能調出更加細膩的顏色。

      同時,全畫幅比APS-C畫幅擁有更高的感光度(例如6D感光度是ISO100~12800,拓展后可達102400)。

      而佳能的APS-C幅旗艦機80D拓展后只有ISO100~25600。

      同等感光度的情況下,全畫幅的畫質是比APS-C畫幅的要好的,因為感光元件的尺寸越大,畫質越好。

      以佳能為例,APS-C畫幅的鏡頭(卡口為EF-S )是不能安裝在全畫幅上的,因為全畫幅使用的是EF卡口。

      但是全畫幅的EF卡口卻可以安裝在APS-C畫幅的機子上使用,只是焦段要乘于1.6。

      比如一只35mm的佳能EF卡口的鏡頭,在5D4上面是35mm但是安裝在60D,70D,80D等相機的時候就會變成35X1.6約等于為56mm的鏡頭了。

      全畫幅相機和非全幅相機相比,無論在成像質量,還是鏡頭的應用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全畫幅相機具有良好的成像,出色的降噪,更大的曝光寬容度。

      說了那么多,全都是全畫幅的好,那么APS-C畫幅在哪個方面是比全畫幅好的呢?

      APS-C畫幅在“打鳥”(指拍攝鳥類)方面是比全畫幅要好很多的,為什么呢,這里涉及到一個叫等效焦距的原理。

      比如一只200mm的長焦鏡頭安裝在全畫幅上只是200mm而已,但是如果安裝在APS-C畫幅上卻變成了200x1.6=320mm的長焦,簡直就是白送100mm的焦段!

      以上就是全畫幅和非全畫幅的差異,其實還有很多細小的功能沒有說完,比如一些功能只搭載在全畫幅機身上面,比如多重曝光,肩屏(肩屏的話一些旗艦C畫幅也會有) 等等功能。

      所以很多人問我買什么機子的時候我都會勸他們直接一步到位入手全畫幅。因為你買全畫幅,你的鏡頭是可以與APS-C畫幅通用的,但是如果你買APS-C畫幅的話那么再次升級器材就要花更多的錢了。

      鏡頭與機身的選擇

      上面說完全畫幅與非全畫幅的對比,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應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機身與鏡頭。因為我沒有用過索尼的微單因此下面的內容會以佳能的品牌為主。

      「品牌之爭」

      眾所周知,圍繞咱們周圍的有兩大品牌,一個是

      佳能,另一個就是

      尼康,那么這兩個品牌有什么區別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小經驗:

      色彩對比: 佳能與尼康拍的照片,原圖的話其實色彩是沒啥區別的,色彩的區別在于尼康的照片在相機里看的話會偏黃,而佳能的相機屏幕會偏紅潤,會比較符合東方人的審美。

      畫質對比: 在不調節相機內置參數的情況下,尼康的照片會包含比較多的細節,拿人像來說就是比如說一些粉刺,黑頭等細節。而佳能的則不會那么銳利。這個就是大家說的“人像佳能,尼康風景”的意思里。但是其實這些都是可以在相機內置里面設置的,當然里還有我們強大的后期,也是可以調節的,所以同等檔次機子的話,相差并不大。

      機身對比: 以全畫幅為例子,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尼康的機身,因為尼康的機身一般都會搭載翻轉屏還有機頂閃光燈(雖然這個閃光燈沒啥用,但是有好過沒有嘛)而且尼康機身的線條比較硬朗,相比之下佳能的比較柔和。

      決定了品牌之后,我們是時候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機身和鏡頭,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少花點冤枉錢~

      數碼產品買新不買舊,所以是越新的越貴,當然新的畫質和功能都會比舊的更好。這一檔是入門機單機身的價位,那為什么買不套機呢,因為我覺得套機的性價比不高,關于鏡頭的搭配我會在下面詳細說的。

      入門級的話其實差別都不大,頂多是在一些弱光的環境下會有差別。入門級的機子適合想玩攝影的學生黨入手,因為使用這一檔的人群比較多,即使買了以后不想玩了,如果保養得不錯的話還是可以賣一個不錯的價格的。

      中端機的機子與入門級的機子區別就是多了一些功能,比如肩屏還有多重曝光等等。除了體型和某些功能外中端機型和入門級差別其實不會太大。大家也發現了連拍速度越高的機子價格就越貴,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購買適合自己的機子,比如喜歡拍小鳥和野生動物的,那么7D2就非你莫屬啦。

      到了全畫幅這個級別,價格拉開的就是各種細節了,比如說對焦點的多少,連拍速度的高低,像素的大小,機身的做工,相機屏幕的大小等等,這些都是拉開價格的參數?傊褪且环皱X一分貨,量力而行~

      「鏡頭的選擇」

      鏡頭分定焦鏡頭與變焦鏡頭。定焦就是不可改變視角,而變焦的話就是可以通過旋轉伸縮鏡頭改變視角的寬窄。

      如果你是喜歡出去旅游、登山等活動的,那么我建議可以選擇變焦鏡頭這樣就不會因為不夠遠或者不夠寬廣的視野而束縛了自己。

      如果你是喜歡拍人像,喜歡虛化的背景或者拍一些靜物,那么我建議可以購買定焦鏡頭,一來畫質話,二來光圈大,而且價格也會比較容易接受。

      「定焦鏡頭」

      因為我使用得最多的就是35mm和50mm的鏡頭,所以我也是比較推薦購買這兩支鏡頭的,一來不貴,二來即使以后置換鏡頭的話也方便。

      ▲6D+35mm

      使用心得: 35mm這支鏡頭的話非常適合拍室內或者一些在室外日常的角度,這個焦段比較接近人眼的視覺,所以用來拍日系或者是清新風格的照片非常適合。

      不好的地方就是這個焦段用來拍人臉特寫的時候因為焦段太廣導致人臉變形,所以不是必要的話不建議用這支鏡頭來拍特寫。

      ▲6D+50mm

      使用心得: 50mm這個焦段的視野比35mm窄,非常適合拍半身,大頭,特寫等畫面。一來是比35mm更加虛化,更加突出主體。二來是畸變比較小。

      不過50mm這個焦段的不足之處就是如果抓拍的話需要站得比較遠,不能像35mm那么任性,還有就是在室內的話用50mm拍全身的話,如果場地的空間不夠寬敞的時候畫面會顯得比較狹隘。

      「變焦鏡頭」

      一般套機都會搭載變焦鏡頭,但是我個人不建議大家買套機,因為套機搭配的變焦鏡頭價格比較貴,而且性價比低。

      先說ASP-C畫幅的機子吧,一般會搭配這個鏡頭。

      而全畫幅的套機一般是搭配這個變焦頭。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套頭的光圈都是比較小的,而500塊錢的50mm有1.8的大光圈,大光圈可以讓你迅速感受虛化的感覺,所以如果是喜歡拍靜物或者人物的就可以購買單機,然后再單獨買一支定焦鏡頭。

      一般在日常處理照片的時候,我們大多數都是使用LR和PS,因為這兩個軟件比較通俗易懂,通常是LR用作基本的調色,PS用來美化人像,比如磨皮、液化、局部調色等等。

      我們會看到右上角有“圖庫、修改照片、地圖、畫冊”等功能,但我們平常會用到但大部分是“圖庫”和“修改照片”。

      圖庫就是平時導入照片但地方,當我們要修圖但時候可以從內存卡導入照片到LR,然后就會在圖庫找到導入的照片,然后選中照片再點擊“修改照片”就可以開始修圖啦~

      「關于PS」

      PS的功能用處太多了,設計、排版、調色、GIF、合成等等,一下子講不完,關于人像美化這一方面的大家可以去百度搜一個叫@七日成魔的教程。這個教程對掌握人像美化入門非常好,之后我也會逐漸更新對于人像后期的教程的~

      我拍的照片一般都是清新和情緒兩個風格,所以今天就挑這兩個例子來給大家展示一下拍攝的思路與后期修圖。

      「什么是清新」

      清新的風格有很多種,但大體上都是以明亮但畫面,干凈的色彩,通透的光影為基調。給人一種光明,溫暖的感覺。這個就是清新啦~

      拍這一組的時候,我想要的是一個比較少女的感覺,所以我挑選了一件毛衣+短褲+堆堆襪這一套搭配,寬松的毛衣和裸露的小腿會讓人感覺有居家少女的感覺。

      情緒人像的拍攝思路與后期

      A级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
        <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meter></progress>
        <th id="33vd1"></th>

        <noframes id="33vd1">

          <progress id="33vd1"><meter id="33vd1"></meter></progress>

          <th id="33vd1"><meter id="33vd1"><video id="33vd1"></video></meter></th>

          <noframes id="33vd1">